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下称全国种子双交会)定于2025年9月26—28日在青岛市举办,主题为“科技强芯提单产 种业振兴筑粮安”。全国种子双交会紧紧围绕服务种业振兴、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秉承为体系聚力、为地方赋能、为企业服务、为行业领路的宗旨,突出打造种业政策宣传新高地、种业创新成果对接大舞台和种业振兴核心展示平台,聚焦“五年见成效”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山东特色种业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展览展示、渠道对接、信息发布、品牌推介等形式,激发系统创新活力,注入企业发展动力,挖掘行业高质量发展潜力,全力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主要内容
(一)展览展示。室内展览设立阵型企业展区、成长型企业展区、生物育种企业展区、制种基地展示区、装备服务展区等5个展区,集中展示全国种业领域的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大面积单产提升。田间展示设立标志性成果展区、种子认证展区、生物育种产品展区和精品荟萃展区等4个展区,集中展示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功勋品种、优势品种以及蔬菜攻关成果和优良栽培技术。
(二)信息发布。聚焦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权威解读品种审定最新情况、发布种业重大创新成果,公布2024年度主要农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名单和2024年度中国农作物商品种子销售总额前10企业名单,全国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报告等。
(三)渠道对接。围绕展会主题,举办种业科技成果、国际贸易、种业投资、网络售种对接活动,搭建“科研、生产、推广、应用”全产业链渠道交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赋能种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
(五)宣传推介。举办“好种好味好生活”食味品鉴推广活动,展示我国特色作物育种、品种推广、品牌化和产业链打造的最新成果,引导特色作物育种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宣贯活动,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邀请行业和社会主流媒体,进行多角度、高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全面营造种业创新有活力、发展有动力的种业振兴环境。
此外,同期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数字种业等行业交流活动,共同探讨打通“科研—转化—市场—用户”全产业链路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种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内容
(一)展览展示。室内展览设立阵型企业展区、成长型企业展区、生物育种企业展区、制种基地展示区、装备服务展区等5个展区,集中展示全国种业领域的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大面积单产提升。田间展示设立标志性成果展区、种子认证展区、生物育种产品展区和精品荟萃展区等4个展区,集中展示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功勋品种、优势品种以及蔬菜攻关成果和优良栽培技术。
(二)信息发布。聚焦种业振兴五大行动,权威解读品种审定最新情况、发布种业重大创新成果,公布2024年度主要农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名单和2024年度中国农作物商品种子销售总额前10企业名单,全国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报告等。
(三)渠道对接。围绕展会主题,举办种业科技成果、国际贸易、种业投资、网络售种对接活动,搭建“科研、生产、推广、应用”全产业链渠道交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赋能种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
(五)宣传推介。举办“好种好味好生活”食味品鉴推广活动,展示我国特色作物育种、品种推广、品牌化和产业链打造的最新成果,引导特色作物育种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宣贯活动,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邀请行业和社会主流媒体,进行多角度、高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全面营造种业创新有活力、发展有动力的种业振兴环境。
此外,同期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数字种业等行业交流活动,共同探讨打通“科研—转化—市场—用户”全产业链路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种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