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背景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及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4个维度,推动汽车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案》提出,持续提升供给质量,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新功能。
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省份之一,拥有“武襄十随”、汽车制造和服务等产业集群。作为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之一的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连续多年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展会概况
2025年,武汉汽车制博会与中国机博会暨武汉工博会,吸引1100家海内外企业参展,专业观众流量突破10.2万人次,同期举办35场国际论坛与技术峰会,覆盖汽车技术、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商贸对接模式,展会累计实现销售额及意向合同金额达45亿元量级,创下历史最佳业绩。
作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汽车产业盛会之一,2026武汉国际汽车制造技术暨智能装备博览会与武汉工博会以“双展联动”之势打造全球汽车技术与工业装备领域的顶级盛会,2026年预设100000㎡的展出面积,预计超1200+家海内外企业参展,专业观众流量预计将突破110000人次,同期举办35+场国际论坛与技术峰会,整合汽车制造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资源,推动展会向“技术引领、产业赋能、全球辐射”的高阶形态升级。本届展会延续“集结精良装备,创高品质汽车之源”的核心主题,聚焦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底盘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网联、线缆线束及连接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激光焊接、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橡塑包装等汽车制造全链条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创新,依托武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充分展示汽车制造产业的创新活力,致力于打造全球汽车制造技术交流、资源对接与创新合作的高端平台。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及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4个维度,推动汽车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案》提出,持续提升供给质量,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新功能。
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省份之一,拥有“武襄十随”、汽车制造和服务等产业集群。作为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之一的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连续多年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展会概况
2025年,武汉汽车制博会与中国机博会暨武汉工博会,吸引1100家海内外企业参展,专业观众流量突破10.2万人次,同期举办35场国际论坛与技术峰会,覆盖汽车技术、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商贸对接模式,展会累计实现销售额及意向合同金额达45亿元量级,创下历史最佳业绩。
作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汽车产业盛会之一,2026武汉国际汽车制造技术暨智能装备博览会与武汉工博会以“双展联动”之势打造全球汽车技术与工业装备领域的顶级盛会,2026年预设100000㎡的展出面积,预计超1200+家海内外企业参展,专业观众流量预计将突破110000人次,同期举办35+场国际论坛与技术峰会,整合汽车制造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资源,推动展会向“技术引领、产业赋能、全球辐射”的高阶形态升级。本届展会延续“集结精良装备,创高品质汽车之源”的核心主题,聚焦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底盘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网联、线缆线束及连接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激光焊接、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橡塑包装等汽车制造全链条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创新,依托武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充分展示汽车制造产业的创新活力,致力于打造全球汽车制造技术交流、资源对接与创新合作的高端平台。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