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面对公路“建、管、养、运”全链条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交通运输领域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速形成“智慧引领、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的新质生产力。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支点,粤港澳大湾区路网密度高、技术应用场景丰富、重大项目持续布局,已成为全国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创新的“天然试验场”和成果转化的“首选示范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精神,系统展示“十五五”期间公路基础设施在智能建造、智慧养护、数字运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解决方案,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指导,广东省公路学会、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东省公路学会公路养护工程专业委员会、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学会交通工程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分会、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沥青混凝土供应链行业协会、粤港澳交通基础设施创新联合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协办,广东北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公路建设与养护产业展览会 ”将于2026年6月24-26日在保利世贸展馆举办。
本届博览会以“智联融合·驭见未来”为主题,聚焦公路全生命周期管理,集中呈现智慧勘测、智能建造装备、长效预防性养护、材料再生技术、大数据路网管控、车路协同等前沿方向。同期将举办多场高端论坛与政企对接活动,深度解读行业政策趋势,分享大湾区在跨江通道、智慧高速、绿色公路等重大工程中的实践经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
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行业机构、科研院所、建设单位、设备制造商、技术服务商等各方代表踊跃参与,共同展示新技术、交流新理念、拓展新合作,携手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赋能公路行业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未来!
特此函致,敬请回复!
附件:粤港澳大湾区公路建设与养护产业展览会总览
组委会联系人:
沈慧186 1657 6608(微信同号)
粤港澳大湾区公路建设与养护产业展览会组委会
2025年8月24日
附件:
粤港澳大湾区公路建设与养护产业展览会总览
一、展会名称
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公路建设与养护产业展览会
同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
二、展会主题
智联融合·驭见未来
三、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6年6月24日-26日
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展览中心
五、展览会同期举办
(一)同期主题展
1.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
2.粤港澳大湾区边坡与基坑监测检测展览会
3.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展览会
4.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展览会
(三)同期活动 (拟)
|
论坛主题
|
核心议题
|
亮点
|
|
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及交通协同创新论坛
|
论坛将深入解读《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探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公路“建管养运”全链条中的应用落地。同时,聚焦“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数据协同瓶颈,探索跨部门、跨方式(如公路与轨道交通)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
|
分享大湾区在智慧公路试点项目中的数据治理经验与协同运营模式,为行业解决“信息孤岛”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
|
绿色低碳与再生新技术论坛
|
聚焦国家“双碳”目标,系统探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固废资源化利用、低碳预制构件等绿色材料的研发与规模化应用。议题将涵盖绿色施工工艺的标准解读,以及从材料循环到碳足迹核算的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
集中展示一批在经济性和实用性上得到验证的绿色技术与材料,发布《大湾区低碳养护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推动绿色技术从“可用”到“好用”。
|
|
公路基础设施智能建管养前沿技术论坛
|
本论坛直面行业从“建造”到“建管养一体化”的转变趋势。重点讨论基于BIM+GIS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以及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的决策优化模型。
|
剖析大湾区典型重大工程的智能建管养一体化实战案例,展示其如何实现降本增效与品质提升。
|
|
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论坛
|
围绕广东省内广深高速、机荷高速等繁忙路段的扩容改造需求,论坛将集中探讨在不中断交通或短时影响条件下的交通组织与保通技术、旧路旧桥的效能提升与快速加固技术,以及预制装配化技术在改扩建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
总结分享大湾区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形成的成套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全国同类项目提供“大湾区方案”。
|
|
桥梁隧道高品质养护论坛
|
针对大湾区复杂环境(跨江越海、高盐高湿)下桥隧结构耐久性面临的挑战,论坛将探讨基于数字孪生的预防性养护策略、针对桥隧典型病害(如腐蚀、裂缝)的新型修复材料与工艺,以及如何应对《铁路建设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带来的技术升级需求。
|
发布大湾区桥隧典型病害图谱及处治技术指南,提升养护工作的精准性与高效性。
|
|
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创新应用交流论坛
|
论坛将超越传统的交通安全设施范畴,探讨如何利用雷视融合、AI视频分析等技术实现主动预警与智能管控。同时,结合《广东省促进粤港澳气象合作发展条例》,探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公路交通的应急响应与韧性提升策略。
|
展示基于真实场景的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系统,并开展极端天气交通应急模拟推演,提升实战能力。
|
|
AI大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智慧路网论坛
|
论坛将聚焦两项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重点探讨如何利用AI大模型处理海量路网数据以优化调度决策,以及如何构建高精度的数字孪生平台,用于路网状态的仿真推演与预测。
|
呈现AI与数字孪生技术在大湾区路网管理中的前沿应用场景与初步实践成果,展望未来“自动驾驶级”的智慧公路管理愿景。
|
(四)政企交流活动
展会还将举办多场政府与企业交流对接活动,组织参展企业与政府相关各部门,现场沟通交流,打造高规格、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对外宣传对接平台。
六、展览会规模
展览面积:40000㎡
参观观众:54000人次
论坛参会规模:9000人
七、收费标准
(一)展位收费标准
1.豪华标准展位:16800元/9㎡/展期
标准展位设施包括:三面围板、洽谈桌一张、椅子两把、射灯两盏、楣板、220V电源插座;
2.展览光地:1380元/㎡/展期;光地不含基本配置,由参展单位自行设计装修搭建(36㎡起);
3.大会冠名及战略合作方案详询组委会。
(二)论坛收费标准
1.分论坛演讲收费:50000元/20分钟
论坛赞助合作方案:详询组委会
2.论坛参会标准:2800元/会期
论坛参会含:论坛会务资料,住宿2晚、午餐。
八、观众群体
国家相关部委(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科技部、贸促会)领导与专家;国际组织、境外政府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领馆、境内政府机构等嘉宾;各省(区、市)交通运输厅(局、委)有关人员、 中铁、 中交、 中航局、 中建公司、矿务、水利、交通(公路、铁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公司、高速公路管理局(公司)、边坡/基坑工程建设公司、工程建设行业主管部门、高速 公路主管部门、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及路政、养护单位有关人员。
交投集团、高速集团、高速公路公司有关人员,公路、桥梁、边坡、基 坑、隧道、尾矿施工企业集团公司、指挥部(分公司)总工、施工技术部、经 营开发中心、工程管理部、科技开发部、安全质量管理部等部门导及工程技 术有关人员。公路、桥梁、市政、矿务、水利、建筑、边坡、基坑、隧道工 程勘察、设计、养护、监理、 监测、质量监督、维修加固等有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城市交通工程建设、道路建设、养护集团、建设集团、市政管理单位有关人员;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生产、经销商、代理商、工程商、施工安装商有关人员;国内外相关组织、从事公路、桥梁、隧道(基础设施)、边坡、基坑软件研发、生产企业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相关厂商负责人等。
九、拟邀请展商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越秀(中国)交通基建投资有限公司
江苏集萃道理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交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西尔玛道路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公路建设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德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北筑沥青发泡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美通筑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喜跃发道路建设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能达公路养护股份有限公司
十、媒体支持
1. 中央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中国 日报、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科技日报、中新社等;
2.地方媒体: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 晚报、深圳特区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
3.主流门户网站:网易、新浪、凤凰、搜狐、腾讯网等;
4.行业媒体: 中国交通报、人民交通网、人民交通杂志、 中国交通安 全网、 中国交通新闻网、 中国道路运输网、 中国交通运输网、交通杂志、 中国公路网、交通运输、 中外公路、 中国公共交通网、桥梁安全网、路桥 网、新能源信息网、路桥英才网、赛文交通网、交通信息、 中国公路养护 网、中国沥青网、中国路面机械网、公路养护网、轨道交通等。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