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订单 抓市场 育新机
从23岁的青葱岁月到54岁的壮志中年,四川省外贸机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欧阳凯自第一次参加第69届广交会至今,31年间从未间断。谈到上届参展的成果,欧阳凯表示:“去年,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的情况下,第130届广交会重启线下展,企业的产品能更有效地向客户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企业也因此重树了信心。”
参展第131届广交会,欧阳凯依然信心满满。他说:“云上广交会已成功举办了几届,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展示洽谈模式,相信本届广交会同样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对接交流平台,让产品吸引更多的客户,让企业收获更多的意向订单。”
对于广交会在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方面的作用,欧阳凯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通过广交会,企业看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发展机遇。借助广交会平台,企业发现了新商机,收购了国际知名量具品牌达时科(DASQUA),在意大利成立了达时科有限责任公司,把意大利作为企业“出海”的前沿阵地,为产品快速进入“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夯实了基础。
“在全球疫情持续影响下,客户进不来,企业走不出去,我们拿到订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交会这个享誉全球的品牌展会。有了广交会这个持续有效的贸易促进平台,国外客户可以顺利地与我们对接,对助力企业签订更多订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欧阳凯说。
找客户 聚产业 增信心
作为广交会的“铁杆粉丝”,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营销副总裁林晓峰同样对广交会赞不绝口:“参展20多年来广交会对我们的支持非常大,上一届还帮我们与一位摩洛哥客户成功对接,让我们受益良多。”在他看来,从展位安排、客户渠道、媒体支持到平台搭建,广交会为外贸企业带来的是全方位、多维度的贸易服务。
“广交会是中国外贸发展的‘金字招牌’,60多年来已经建立起独特的信用优势。有了广交会的背书,我们与很多客户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一做就是十几年。”林晓峰说。
作为一家太阳能全产业链企业,拓日新能源现有生产线既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宗贸易产品,也有民用消费品。参展本届广交会,企业上传了40多个型号的产品。“我们发现线上客户越来越多元化,我们是产业链企业,可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借助广交会平台,我们在寻找传统客户的同时,也期待与同行业的生产企业扩大合作渠道。”林晓峰说。
主营圣诞和家居装饰品的陆丰市怡雅工艺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老广交”。该公司采购经理陈远菊表示:“我们很多订单都是在广交会参展期间促成的,上届广交会,我们与来自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4个新客户成功签单。”
疫情之下,虽然第131届广交会无法举办线下展,但云上广交会的如约而至依然为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增添了信心。
“今年我们会与客户继续相约在‘云端’。”陈远菊表示,本届广交会开幕前,公司就已将一些新产品的介绍发给了老客户。“我们很早就开始筹备广交会,在广交会官网上传了许多产品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吸引新客户,不断拓展国际市场。”